“互联网+”大赛的两点变化趋势思考
发布日期:2022-04-15 浏览次数:

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通知等文件从4月11日开始陆续下发,各机构和相关领域专家对文件中体现出的一些变化纷纷做了解读。从文件上看,本届大赛充分贯彻了国家及各部委下发的相关文件以及吴岩司长2月25日在全国高教处长会议上所做的相关表述精神。吴岩司长在当时的报告中提到要以“新面貌、新形式、新内容”办好本届大赛,从文件发布的结果看,确实体现出了很多新颖的形式,从顶层设计角度让大赛“更中国、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

文件发布后,笔者进行了认真学习,结合其他同仁的解析,也对从文件透漏出来的大赛变化趋势有了一些思考,与大家分享并共同学习。

1.鼓励真实创业,去伪存真

我们注意到,在本届大赛的通知中,删除了“已获投资 1000万元及以上或在之前任意一个年度的收入达到 1000万元及以上的参赛项目需要提交证明材料”的相关表述,这似乎放松了对项目材料的佐证要求,然而结合其他途径的已有信息,似乎预示了这一表述背后还有更加深刻的变化。

首先,大赛通知发布第一时间即有平台发布了相关变化解读。例如“高校创新创业平台”公众号412日发布了题为“变化解读版——第八届互联网+创业大赛通知”的解读。其中的第三条即提及此变化,并将此变化定义为“严格开展参赛项目审查工作”。

进而此时我们注意到,随大赛通知一起发出的大赛《学生操作手册(第八届)》,也发生了变化!在第15页界面和功能介绍部分,其中可查看的项目详情中,明确指出了“可下载查看已上传的项目计划书、公司版财务报表或社会组织版财务报表等附件”。同时在第17页明确指出,已注册公司或社会组织的项目须上传公司版财务报表或社会组织版财务报表,并按系统下载的模板及要求进行填写!

与此同时,在第19页填写项目其他信息的部分,明确要求各项目如实填写项目涉及的专利、论文、项目所获奖项、软件著作权、作品著作权、商标信息,且与商业计划书中涉及的内容保持一致。

在第25页,明确规定了各项成果的填报格式。

统一的报表模板和知识产权、科技成果填报,预示着组委会很可能已经准备好技术手段对项目的相关材料进行审查。同时,国际上对知识产权的评价早有比较公认的体系,国家知识产权局对高价值和低价值专利的初步判定也已实现智能化,面对比赛中可能存在的滥竽充数的专利,组委会是否会在比赛的各个阶段动用这些手段?这些问题都不得不引起我们的猜测,答案让我们在接下来的赛事执行过程中拭目以待。从文件的其它细节和官方的表态看,似乎可以进一步印证我们的猜测。

首先,在4月12日教育部官网发布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就<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答记者问》中,在第四点中明确提到,要“加强参赛项目真实性核查”。这可以视为官方对于加强核查的正式而明确的表态。

进而,在大赛通知文件中,在总决赛时间仍为10月的情况下,今年要求报名截止时间和各省省赛截止时间均较去年均提前了15天的时间。这个时间也很有可能是为了在国赛阶段对项目开展进一步的审查、复核及相关问题的处理而准备的预留时间。我们猜测这个审查可能是大范围的抽查,亦或是针对所有项目。被查出问题且存在问题比较严重的项目也很有可能被采取实质性的处理措施。

2.为人与项目的贴合“松绑”

今年大赛明确取消了高教主赛道的师生共创组,鼓励学生成果参赛。而我们也注意到,在红旅赛道中,取消了关于“师生共创项目不能参加本赛道”的表述,而明确表示可以“基于专业和学科背景或相关资源”参赛。这样的变化意味着学校的、学科的成果可以明确拿来参加红旅赛道的创意组和创业组比赛。这也消除了之前在评审实际中关于项目成果是否为“师生共创”的评判标准的一些争议,消除了人与项目的违和感。相信在之后发布的评分标准中,也会与通知文件有相一致的表述,即鼓励高校和学科成果在相关方面的转化落地。

以上的变化与大家共同学习。相信本届大赛将以更新的形式和面貌在更多学子的心中埋下创业的种子,让创新成为一种追求,让创业成为一种可能。祝所有的大赛参与者能够在比赛中有更多的收获,进而实现自己的理想。扎根中国大地,谱写人生华章。

Baidu
sogou